想不到..
校園的歧視問題真的有..
要我是我感受到了還真不知道這種事的嚴重..
以前就常聽說很多學校裡有一種情形..
就是對於專科學校經由轉學考插班進大學的人..頗有歧視
會說一些例如『他們當初還不就是考高中聯考的失敗者..現在怎樣..』之類的話
在很多學校的BBS也常常起波瀾..口水戰不停..
不過最近我也感受到了..
學校裡面....同學之間就有..
對於等級的排定跟態度有很明顯的區分...
讓我讀研究所讀的感覺很差..
分法是:『本校畢業在職 > 本校畢業 > 外校在職 > 外校(好校) > 外校other
......
以前讀爛學校就不能讀研究所阿?
你跟我這樣爛的人讀一樣的學校..是你們自己要感覺羞愧吧..
只不過跟我一樣水準嘛!....
憑啥自傲呢?
校園的歧視....
版主: DearHoney
<!-- BBCode Quote Start --><FONT COLOR=GREEN>
這種事情也發生在我同學身上啊
他是五專畢業插二技,有一個他們班的直升的
作業抄我同學的,一模一樣,那位同學84分我同學68分!!!
我咧~
另外,台灣有些學校的老師真的很大牌.....高雄xx大學
開學~~直接開四本書較大家自己唸,課也不上,一來教室就問
"書唸的怎樣了啊,要考試了喔!",接著就閃人不見蛋了
有學生問他問題,你知道他回啥嗎
"這個五專就交過了,我沒必要再講一次吧!"
碼的為人師表講這種話,大家都交學費來上課的....
</FONT><!-- BBCode Quote End -->
咱們不會是同校吧.....
這種事情也發生在我同學身上啊
他是五專畢業插二技,有一個他們班的直升的
作業抄我同學的,一模一樣,那位同學84分我同學68分!!!
我咧~
另外,台灣有些學校的老師真的很大牌.....高雄xx大學
開學~~直接開四本書較大家自己唸,課也不上,一來教室就問
"書唸的怎樣了啊,要考試了喔!",接著就閃人不見蛋了
有學生問他問題,你知道他回啥嗎
"這個五專就交過了,我沒必要再講一次吧!"
碼的為人師表講這種話,大家都交學費來上課的....
</FONT><!-- BBCode Quote End -->
咱們不會是同校吧.....
什麼!? 你說校園有歧視? 你有沒有搞錯,校園裡何止有歧視,其他
千奇百怪的事更多,你應該罵得更兇一點才是。
貼一篇從前寫的舊文,供作罵人的參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學術 pub 之四-褔馬林理容院
鄭啟承
01/11/12
台灣大部份的「高知識份子」都滿可笑、也滿可恥的。
先說可笑吧! 可笑的嘴臉和心態從他們常脫口而出的一些用詞就可
以看得出來了;許多「高知識份子」與人討論的時候,喜愛指責對方\r
「以偏概全」、「思考不夠周全」,其實只是想突顯自己能夠面面俱到,
思路清楚的高姿態。更常用的成語還包括了「換個角度想想」、「若能
跳出xxx的框架來看」、「xxx的省思」、「xxx的迷思」、「xxx的包袱」
…這類辯論比賽或 call-in 節目中才會出現的固定用法,舉也舉不完。
台灣學術糞子愛教訓別人的程度,大概是全世界無國能出其右。不知
道我們是不是太沒自信,動不動就要用這些怪里怪氣的東西來搪塞,
仿佛怕別人不知道你也懂、也是個會思考的人似的。
在這種學術環境和人「討論」,要忍住不笑或不罵實在是滿困難的。
你也很難對這些自以為是,故作聰明的傢伙解釋他們鬼扯的東西到底
可笑在哪裡。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講話的方式很合「邏輯」,很有條理,
深思熟慮。我常想這些呆瓜的腦中,世界是到底長成什麼單調的樣
子,似乎除了幾種不同的生物生存在一顆大圓球上,外加兩三樣的想
法和立場互相撞來撞去,就沒有別的了。
事實上全世界有多少顆腦袋,就會有多少種想法。自以為什麼都能想
通、都能夠理解,都能夠參與討論,無異是自大又自卑的愚蠢心態。
印象中學歷愈高的,通常愈可笑。
不同學科通常「笑果」也不太一樣,在我的感覺,愈靠近科學這邊的,
愈好笑。台灣學科學的人真的是自大無知到了極點,腦袋僵硬的程度
直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每天用福馬林洗頭。一件一件生活中用簡單直
觀的判斷就可以處理的事情,他們偏要拿來分析、神祕兮兮地討論,
仿佛這世界不是用它原本的樣子在運行,而是一堆實驗室裡的化學物
質所組成,遵循課本上的定律在那兒苟延殘喘。
一件學問學透了不該是這副德性。世上的學問要分門別類成這多種,
自然是因為它們各自只能解決特定的問題; 沒有任何學科是萬能
的。就算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人物,好比說諾貝爾什麼獎好了,那
也只能代表你在這個領域想解決的問題上,有了那麼一丁點貢獻。台
灣卻是「科學萬能」,往往對科學投以崇拜景仰的眼神、欽羨不已。
和科學無關的許多近代的社會人文學科,也都想靠近科學一點,沾一\r
點光,看能不能「進步」或「合理」一些。
這會不可笑嗎?
可笑還好,總能提供一些供人嘲弄的趣味,但知識糞子最要不得的就
是可恥。可恥的事蹟多不勝數,倒不是說他們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
事,剛好相反,他們表面上總是以光鮮亮麗、風度翩翩的面孔大談一
些感人或是充滿道德標準的故事、平常講話似也氣度非凡、彬彬有禮
(連半句粗話都不屑出口,說了好像會被瞧不起還是怎樣),但骨子裡
全然不是這樣。
不知道為什麼,我總覺得台灣學術界充滿著一種「高學歷 = 高道德 +
高氣質」的嚴苛標準,好像學問愈大,人也得愈有氣度和禮貌,不然
就不配稱為學者的樣子。許多人嘴上不說,心裡卻深深信奉這樣的規\r
矩,遇到學歷比自己低的 (舉例,如學弟妹或考不上大學研究所的「失
敗者」),就故意裝模作樣擺高姿態,用那伶牙利齒滔滔不絕地談些\r
毫無意義的垃圾,突顯自己的「內涵」很不凡; 遇到學歷比自己高的
(舉例,學長姐或老師教授等),又開始安安靜靜,露出奉承加崇拜的
眼神。沒格一點的,更是狗腿迎合之事樣樣來。
這算什麼氣質或道德呢? 在正常人的眼中看來,只是充滿濫情和虛偽
而已。好在這可恥似乎不分學科,學什麼的都是一樣的嘴臉。
印象中學歷愈高的,通常愈可恥。
可恥和虛偽實在是常態了,常到學界人人都沒感覺了。再舉一例,許\r
多學生或老師 (似乎還以女生居多) 表面上喜歡讚揚單純、沒有心機
的老實人,看到電影還是勵志小故事裡的主角,就會露出天使般的笑
容,用充滿感動的眼神和語氣讚美著 (眼淚都快流出來了)。但現實
生活中,真的單純幼稚或沒有心機的人,根本不可能會獲得她們的青
睞,她們總是會去靠近那些「世故」、「思想成熟」、「有歷練」的
厲害角色,總是喜愛那些有能力有才智 (最好還有錢有身高有相貌)、
行事總是深思熟慮的油條人物。
這不可恥嗎?
嘴上功夫真的是讀書人最厲害。不是說這些事不能講,而是人該有最\r
基本的言行合一: 任何偉大或不偉大的道理,一個人若真的重視它,
就該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實踐,哪有時間整天掛在口邊嚷嚷? 做不到
的事就不要因為愛現而衝口而出,只會讓人看不起而已。
這些人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:「蠢」。可笑可恥的蠢蛋真的是好大一
群,讓你看了都無言以對; 自以為純得跟白紙一樣,其實蠢得跟白痴
一樣。台灣的教育到底是什麼原因,會把人變成這副蠢樣,我實在搞
不懂,不敢亂講。但我曾花好長的時間,與這些洗腦式的蠢化教育成
果對抗,一直到現在都還覺得擺脫不掉。有時覺得自己很悲哀,受過\r
這些「高等教育」後是得到了許多知識和資料沒錯,但腦袋的健康再\r
也救不回來。
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人在這樣的環境裡,不會感到一絲絲的灰心或懊
腦,實在是滿困難的。追求學問當然很快樂,但這種追求學問的環境
卻讓人很痛苦; 正常人在這樣求學的過程裡,要努力把持讓自己不受
感染都來不及了,大概也不敢用和那些人一樣的方式去追逐學術成就
吧!
任何事物若能有什麼樣的價值,那肯定有部份是因為它純綷無比; 複
雜而散亂的的形式造就不了什麼價值的凝聚。台灣人在台灣玩的學術
太雜了,一方面玩權勢一方面玩手段一方面玩可笑可恥的怪臉皮扮
相,一方面要顧成績一方面要顧人際關係一方面要顧地位一方面要顧
面子,這樣子還妄想把學術做好,簡直是異想天開。
「學問」這東西本身也沒那麼了不起,只是一堆鎖鎖碎碎的知識和概
念,經由人不斷努力堆砌起來的成果。它當然有某種意義和價值,但
一個人該追求的只是那價值,只屬於他個人的收獲,而不應該是學問
去「賦與」一個人不凡的身份和地位。
千奇百怪的事更多,你應該罵得更兇一點才是。
貼一篇從前寫的舊文,供作罵人的參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學術 pub 之四-褔馬林理容院
鄭啟承
01/11/12
台灣大部份的「高知識份子」都滿可笑、也滿可恥的。
先說可笑吧! 可笑的嘴臉和心態從他們常脫口而出的一些用詞就可
以看得出來了;許多「高知識份子」與人討論的時候,喜愛指責對方\r
「以偏概全」、「思考不夠周全」,其實只是想突顯自己能夠面面俱到,
思路清楚的高姿態。更常用的成語還包括了「換個角度想想」、「若能
跳出xxx的框架來看」、「xxx的省思」、「xxx的迷思」、「xxx的包袱」
…這類辯論比賽或 call-in 節目中才會出現的固定用法,舉也舉不完。
台灣學術糞子愛教訓別人的程度,大概是全世界無國能出其右。不知
道我們是不是太沒自信,動不動就要用這些怪里怪氣的東西來搪塞,
仿佛怕別人不知道你也懂、也是個會思考的人似的。
在這種學術環境和人「討論」,要忍住不笑或不罵實在是滿困難的。
你也很難對這些自以為是,故作聰明的傢伙解釋他們鬼扯的東西到底
可笑在哪裡。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講話的方式很合「邏輯」,很有條理,
深思熟慮。我常想這些呆瓜的腦中,世界是到底長成什麼單調的樣
子,似乎除了幾種不同的生物生存在一顆大圓球上,外加兩三樣的想
法和立場互相撞來撞去,就沒有別的了。
事實上全世界有多少顆腦袋,就會有多少種想法。自以為什麼都能想
通、都能夠理解,都能夠參與討論,無異是自大又自卑的愚蠢心態。
印象中學歷愈高的,通常愈可笑。
不同學科通常「笑果」也不太一樣,在我的感覺,愈靠近科學這邊的,
愈好笑。台灣學科學的人真的是自大無知到了極點,腦袋僵硬的程度
直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每天用福馬林洗頭。一件一件生活中用簡單直
觀的判斷就可以處理的事情,他們偏要拿來分析、神祕兮兮地討論,
仿佛這世界不是用它原本的樣子在運行,而是一堆實驗室裡的化學物
質所組成,遵循課本上的定律在那兒苟延殘喘。
一件學問學透了不該是這副德性。世上的學問要分門別類成這多種,
自然是因為它們各自只能解決特定的問題; 沒有任何學科是萬能
的。就算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頂尖人物,好比說諾貝爾什麼獎好了,那
也只能代表你在這個領域想解決的問題上,有了那麼一丁點貢獻。台
灣卻是「科學萬能」,往往對科學投以崇拜景仰的眼神、欽羨不已。
和科學無關的許多近代的社會人文學科,也都想靠近科學一點,沾一\r
點光,看能不能「進步」或「合理」一些。
這會不可笑嗎?
可笑還好,總能提供一些供人嘲弄的趣味,但知識糞子最要不得的就
是可恥。可恥的事蹟多不勝數,倒不是說他們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
事,剛好相反,他們表面上總是以光鮮亮麗、風度翩翩的面孔大談一
些感人或是充滿道德標準的故事、平常講話似也氣度非凡、彬彬有禮
(連半句粗話都不屑出口,說了好像會被瞧不起還是怎樣),但骨子裡
全然不是這樣。
不知道為什麼,我總覺得台灣學術界充滿著一種「高學歷 = 高道德 +
高氣質」的嚴苛標準,好像學問愈大,人也得愈有氣度和禮貌,不然
就不配稱為學者的樣子。許多人嘴上不說,心裡卻深深信奉這樣的規\r
矩,遇到學歷比自己低的 (舉例,如學弟妹或考不上大學研究所的「失
敗者」),就故意裝模作樣擺高姿態,用那伶牙利齒滔滔不絕地談些\r
毫無意義的垃圾,突顯自己的「內涵」很不凡; 遇到學歷比自己高的
(舉例,學長姐或老師教授等),又開始安安靜靜,露出奉承加崇拜的
眼神。沒格一點的,更是狗腿迎合之事樣樣來。
這算什麼氣質或道德呢? 在正常人的眼中看來,只是充滿濫情和虛偽
而已。好在這可恥似乎不分學科,學什麼的都是一樣的嘴臉。
印象中學歷愈高的,通常愈可恥。
可恥和虛偽實在是常態了,常到學界人人都沒感覺了。再舉一例,許\r
多學生或老師 (似乎還以女生居多) 表面上喜歡讚揚單純、沒有心機
的老實人,看到電影還是勵志小故事裡的主角,就會露出天使般的笑
容,用充滿感動的眼神和語氣讚美著 (眼淚都快流出來了)。但現實
生活中,真的單純幼稚或沒有心機的人,根本不可能會獲得她們的青
睞,她們總是會去靠近那些「世故」、「思想成熟」、「有歷練」的
厲害角色,總是喜愛那些有能力有才智 (最好還有錢有身高有相貌)、
行事總是深思熟慮的油條人物。
這不可恥嗎?
嘴上功夫真的是讀書人最厲害。不是說這些事不能講,而是人該有最\r
基本的言行合一: 任何偉大或不偉大的道理,一個人若真的重視它,
就該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實踐,哪有時間整天掛在口邊嚷嚷? 做不到
的事就不要因為愛現而衝口而出,只會讓人看不起而已。
這些人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:「蠢」。可笑可恥的蠢蛋真的是好大一
群,讓你看了都無言以對; 自以為純得跟白紙一樣,其實蠢得跟白痴
一樣。台灣的教育到底是什麼原因,會把人變成這副蠢樣,我實在搞
不懂,不敢亂講。但我曾花好長的時間,與這些洗腦式的蠢化教育成
果對抗,一直到現在都還覺得擺脫不掉。有時覺得自己很悲哀,受過\r
這些「高等教育」後是得到了許多知識和資料沒錯,但腦袋的健康再\r
也救不回來。
任何一個心智正常的人在這樣的環境裡,不會感到一絲絲的灰心或懊
腦,實在是滿困難的。追求學問當然很快樂,但這種追求學問的環境
卻讓人很痛苦; 正常人在這樣求學的過程裡,要努力把持讓自己不受
感染都來不及了,大概也不敢用和那些人一樣的方式去追逐學術成就
吧!
任何事物若能有什麼樣的價值,那肯定有部份是因為它純綷無比; 複
雜而散亂的的形式造就不了什麼價值的凝聚。台灣人在台灣玩的學術
太雜了,一方面玩權勢一方面玩手段一方面玩可笑可恥的怪臉皮扮
相,一方面要顧成績一方面要顧人際關係一方面要顧地位一方面要顧
面子,這樣子還妄想把學術做好,簡直是異想天開。
「學問」這東西本身也沒那麼了不起,只是一堆鎖鎖碎碎的知識和概
念,經由人不斷努力堆砌起來的成果。它當然有某種意義和價值,但
一個人該追求的只是那價值,只屬於他個人的收獲,而不應該是學問
去「賦與」一個人不凡的身份和地位。